原标题:
从1987年开始,很多中国观众逐渐习惯了在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中迎接新的一年,直到今天。1986年,中央电视台获得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电视播出权,并在1987年春天播出了当年由指挥大师卡拉扬执棒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随即引起巨大反响。三十年来(1990年因故没有转播),美妙的音乐、轻松的氛围、新年的喜悦,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经成为了很多人最重要的新年礼物之一。
转眼之间,2017年触手可及。
1938年春天,希特勒吞并奥地利,之后战火开始蔓延。1939年12月31日,指挥家克莱门斯·克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一场全是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的音乐会,在新年之际给奥地利人带来了温暖的慰藉,以及生活的勇气。这场音乐会被认为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开端,并逐步形成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早已步入全球化的大潮流之中,近几年,每年都会有超过70个国家现场直播音乐会的盛况,超过10亿的观众会同时收看音乐会的精彩演出。
施特劳斯家族是维也纳人的骄傲,老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是“圆舞曲之父”,《拉德斯基进行曲》就是他的代表作。老约翰有三个儿子,他们都热爱音乐创作,其中小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家喻户晓的名作。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通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现在,在中国新年期间举行的音乐会,很多都会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并以《拉德斯基进行曲》作为结束。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首次出现了年度指挥家,在此之前,新年音乐会的指挥通常会执棒多年。从1987年开始,新年音乐会的指挥由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成员在前一年与乐团合作过的指挥家当中投票选出。
三十年来,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指挥家都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上展现了自己超凡的魅力,让全世界的观众感受到了音乐的魔力。当然,除了常规的精彩演出之外,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指挥家们和乐团成员也一起为观众奉献了或欢乐、或温馨、或热烈、或深情的表演片段,下面我们就一起重温在电视屏幕上出现过的那些经典时刻。
1987年:指挥皇帝卡拉扬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歌唱家凯瑟琳·芭特尔一曲《春之声圆舞曲》堪称绕梁三日。卡拉扬也在指挥中展现了欢乐的一面。
1988年:指挥大师阿巴多接棒卡拉扬,著名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也登上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为观众带来天籁之声。
1989年:以优雅著称的指挥大师克莱伯站上新年音乐会的舞台。在《在克拉普芬瓦狄村法兰西波尔卡》中,乐手通过各种乐器模仿鸟鸣,呈现了生机盎然的景象,也展示了音乐的灵动。
1991年:当时,指挥大师阿巴多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他再度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为观众带来纯粹的音乐享受。
1992年:这一年,恰逢维也纳爱乐乐团150周年团庆,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指挥大师克莱伯再度登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舞台,展现迷人风采。
1993年:舞台上精心设计布置了两朵大蘑菇,在《狩猎快速波尔卡》的结尾,从蘑菇中出人意料的喷射出漫天彩花,为新年气氛推波助澜。
1994年:指挥家马泽尔曾经多年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的轻松幽默备受乐迷的喜爱,这次在《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中,他又玩儿起了钟琴。
1995年:因为《防卫-方阵圆舞曲》是施特劳斯三兄弟为维也纳的一次步兵聚会创作的,所以,枪,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道具。
1996年:在新年祝辞环节,指挥家马泽尔用多种语言向全世界观众问候新年,并用中文说出“新年好”,这是他向中央电视台前方报道团队的工作人员学习的。随后《人民日报》在1月2日的头版发表社论,对中文第一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回响感到自豪和欣慰,指出这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